新闻动态Position

你的位置:一分快三在线买彩票 > 新闻动态 > OK镜市场竞争白热化,欧普康视豪掷3.34亿收购医院谋转型_公司_业绩_产品

OK镜市场竞争白热化,欧普康视豪掷3.34亿收购医院谋转型_公司_业绩_产品

发布日期:2025-07-25 06:07    点击次数:190

近日,国内眼科医疗器械企业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595.SZ)发布公告,计划以3.34亿元收购宿迁市尚悦启程医院管理有限公司75%的股权,此举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作为曾经凭借OK镜产品"梦戴维"风光无限的"国产OK镜一哥",欧普康视此次高溢价收购的背后,折射出企业当前面临的经营压力与转型需求。近年来,随着OK镜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环境变化,公司业绩持续承压。2024年年报显示,欧普康视实现营收18.14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5.72亿元,同比下滑14.16%。这一数据道出公司近年来首次出现营收个位数增长与净利润双下滑的困境。

业绩颓势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延续。报告期内,公司营收4.78亿元,同比增长2.95%;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下降16.93%。深入分析业绩下滑原因,核心在于其主打产品OK镜的市场表现不佳。2024年,欧普康视以OK镜为主的硬性接触镜销售收入为7.6亿元,同比下滑6.73%,这一支柱产品的市场疲软直接拖累了整体业绩表现。

展开剩余82%

面对主营业务增长乏力,欧普康视此次收购眼科医院管理公司的举动,被视为其寻求业务转型和新的增长点的重要尝试。通过向下游医疗服务领域延伸,公司希望构建从产品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的市场需求。

高溢价收购引发关注

欧普康视此次收购的标的公司尚悦启程成立于2024年5月,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其核心资产昆明星程眼科医院已在昆明地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医疗服务网络。根据评估报告,尚悦启程股东权益评估值达4.54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4.02亿元,增值率高达771.49%。

截图来自欧普康视披露

从资金来源看,此次3.34亿元的收购资金主要来自公司2022年定增募集的资金。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资金原计划用于"社区化眼视光服务终端建设项目",但截至2024年底实际投入仅完成计划额的10%。公司解释称项目进度缓慢是受大环境影响,但这一说法显然难以完全打消投资者对资金使用效率的疑虑。

深入分析此次高溢价收购的战略逻辑,可以看出欧普康视正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尚悦启程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其核心资产星程眼科已在昆明地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眼科医疗服务网络。公告显示,尚悦启程旗下拥有包括星程眼科在内的2家医院和7家门诊。业务布局涵盖眼科医院、诊所等业态,构建了以近视防控及视力矫正为主的眼健康业务集群。欧普康视在可行性报告中指出,尚悦启程屈光等医疗业务占比约40%,OK镜相关业务占比约14%。这一业务结构与欧普康视现有产品线高度契合,为公司产品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从区域战略角度看,欧普康视的收入高度依赖华东市场,该地区既是OK镜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也是欧普康视业绩占比最高的区域。而西南地区是欧普康视第二大收入市场,2024年贡献2.16亿元,占比11.94%,但也是公司2024年唯一营收下滑的市场,同比下降4.96%。收购昆明地区的眼科医院网络,有助于欧普康视巩固和扩大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降低对华东单一市场的依赖。

为控制收购风险,交易设置了长达10年的业绩对赌条款。尚悦启程承诺2025-2029年扣非净利润依次不低于3900万元、4680万元、5382万元、5920万元、5920万元。对比其2024年3058万元的净利润,2025年需实现约27%的增长,2029年则需增长约93%。此外,欧普康视还追加了2030-2034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96亿元的考核要求。如此长期的业绩承诺在A股收购案中实属罕见,反映了公司对此次收购寄予厚望的同时也设置了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

然而,这笔交易的成功与否仍面临多重考验。一方面,高溢价收购必然带来巨额商誉,未来若业绩不达预期可能引发减值风险;另一方面,从产品制造商向医疗服务提供者转型,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当前OK镜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环境疲软的背景下,这种战略转型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仍需市场检验。

青少年近视防控市场变局下的战略转型

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5%。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包括OK镜在内的多种视力矫正解决方案。

截图来自欧普康视公告

欧普康视作为国内OK镜市场的先行者,其主打产品"梦戴维"曾一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然而,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公司所在的行业也面临变化。

从产品特性来看,OK镜(角膜塑形镜)作为一种夜间佩戴的硬性隐形眼镜,通过暂时性改变角膜形态来矫正视力,其技术门槛较高且需要专业的验配服务。这也造就了行业曾经的高毛利率特征。

但近年来,随着NMPA批准的OK镜产品注册证超过20个,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昊海生科、爱博诺德等企业的入局,不仅加剧了价格竞争,更推动了行业服务标准的提升。与此同时,离焦镜等替代产品的快速崛起正在改变市场格局。据爱尔眼科披露,在实际诊疗场景中,OK镜与离焦框架眼镜的选择比例约为1:5,这意味着每6位近视患者中仅有1位最终选择OK镜。

这种市场变化直接反映在欧普康视的业绩表现上。2024年,公司以OK镜为主的硬性接触镜销售收入同比下滑6.73%,降至7.6亿元。公司表示,净利下滑主要原因包括OK镜的收入下降。

截图来自欧普康视2024年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下滑是在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仍处高位的背景下发生的,说明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一方面,家长对近视防控的认知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追求"最贵最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医保控费和消费降级的趋势,使得部分家庭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离焦镜等替代产品。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欧普康视此次收购眼科医院的战略意图更加清晰。通过向下游医疗服务延伸,公司希望构建"产品+服务"的一体化商业模式。具体来看,标的公司尚悦启程的业务结构中,屈光手术等医疗业务占比约40%,OK镜相关业务占比14%,这种组合既能维持现有OK镜业务的稳定,又能拓展更高附加值的医疗服务。

从行业发展规律来看,医疗器械企业向医疗服务延伸已成为常见战略。国际巨头如爱尔康、强生视觉等都在采取类似布局。这种垂直整合既能保障产品销路,又能通过服务增值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对于欧普康视而言,转型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实现业务协同。一方面需要将OK镜的专业验配技术与收购医院的诊疗服务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还要应对管理复杂度增加带来的挑战,包括医疗质量管控、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

长期来看,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仍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和家长健康意识的提升,专业的视力健康服务需求将持续增长。

发布于:上海市

下一篇:没有了
TOP